close

  袁雅遜生前工作照。
  11月26日,袁雅遜車禍事故現場。郝飛攝
  袁雅遜生前最後一天的行程 製圖 薑宣憑
  11月26日下午4點,一輛白色越野車在距離塔公10公里處翻車。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袁雅遜不幸遇難,年僅33歲(華西都市報昨日報道)。
  27日上午,華西都市報記者兵分兩路,一路前往袁雅遜家,通過他的父母、同事和朋友,試圖瞭解這個總是在忙的年輕基層幹部,是個什麼樣的人。為了瞭解他的工作狀態,另一路記者沿著袁雅遜出事那天的行程線路(全程200多公里)採訪,包括他永遠到不了的終點——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。學校的板房已經投用,學生們也已複課。另外,他生前最關心的棉衣捐贈,也順利完成。
  講述A
  休假中得知地震主動請纓救災
  27日上午,記者前往康定縣三江蔚城小區,袁雅遜生前就住在這裡。一夜過去,從小區門口到靈堂,擺滿了花圈。小區的盡頭,袁雅遜靜躺棺中。10多名共青團甘孜州委的工作人員正在靈堂幫忙。“我們一早就過來了,想再陪雅遜哥一會兒。”同事鄧曉霞說。
  袁雅遜的家大約80平方米,他住在二樓的卧室。本就不大的空間,他還分了一部分出來佈置成袖珍書房。床頭上整齊地擺放著幾本書,包括柴靜的《看見》,白岩松的《痛並快樂著》。他,再也沒有機會翻開它們了。忙碌的兒子
  父子分住兩地兩周前一門之隔無緣見
  得知兒子遇難的消息後,袁雅遜的父親袁洪清第一時間從成都雙流趕到康定三江蔚城小區。袁父退休後住在成都,和兒子難得見面。袁母則不時從老家丹巴到康定看望兒子。
  袁洪清說,兒子2000年到康定工作後越來越忙,但自己常能從電視上和親戚口中知道他的近況,“他在宣傳部門和團委工作,常主持各種活動,會在媒體上出現,我能這樣瞭解他也很好。”父子常常通電話,但袁雅遜不是在下鄉工作的路上,就是在開會。簡短聊兩句後,袁洪清只能叮囑兒子多註意身體。
  袁洪清說,自己最遺憾的是,兩周前他曾路過康定,本想順便見兒子一面,但兒子在單位正忙著。雖一門之隔,但最終也沒能相見。誰會想到,一場意外卻讓這對父子陰陽相隔。敬業的同事
  震後主動請纓帶領志願者們查災救災
  在同事的眼中,袁雅遜是個“工作狂”。地震前他請了年假,地震這天他剛抵達南京。“我很快接到他電話,請示立即回來。”共青團甘孜州委書記洛絨拉珍考慮到災情還不明確,讓他先待命。但沒想到,第二天晚上袁雅遜就回來了,並立即擔任州應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副隊長,負責後勤保障、物資募集、平臺外宣等工作,和同事們一起忙著救災。
  事發時與他同車的益西彭措是來團委掛職的幹事,地震後這幾天他都在辦公室加班工作,但幾乎沒看到袁雅遜的身影,“他整天都在學校和鄉上跑。”未了的心愿
  想要領養孤兒計劃明年與女朋友完婚
  2011年,袁雅遜前往甘孜州石渠縣開展“結對認親”工作。回來後,他和袁洪清商量,想在石渠領養一個孤兒。
  最讓袁洪清和老伴焦慮的,是袁雅遜的終身大事。今年4月滿33歲的袁雅遜還是單身,“後輩有自己的想法,他也想先把事業搞上去,我理解。”在過去的幾個月里,袁雅遜給同事和在康定工作的妹妹提出,自己有個女朋友,有明年結婚的打算。
  很遺憾,這兩個心愿,他未能了。
  還原B未到達的終點我們替他走完
  26日下午3點多,袁雅遜從八美趕往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。他生前掛念的最後一件事,就是即將送往塔公的1000件棉衣。27日,記者沿著袁雅遜出事那天的行程線路採訪,包括他永遠到不了的終點——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。學校的板房已經投用,學生們也已複課。三江蔚城小區一夜未休息一早投入救災工作
  袁雅遜的家在三江蔚城小區。11月25日晚,康定縣發生第二次地震。地震後,袁雅遜發了一條微博:“地震了,大家不要緊張,可以到博物館去避難。”隨後,他下樓開始工作。26日凌晨時分,和袁雅遜住在一棟樓的鄰居回家時看到他坐在樓下,問他怎麼不回家。袁雅遜說:“天也快亮了,12樓爬上去挺高。我還不如就在保安室休息一下,直接去上班。”在保安室打了一會兒盹之後,早上6點,袁雅遜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。色卡鄉中心校承諾3天內安好24間板房
  從康定縣城到色卡鄉中心校,約有130多公里。上午10點左右,袁雅遜到達色卡鄉中心校。
  27日上午,記者回訪這裡。學校中央放著兩頂嶄新的棉帳篷。“他給我們調來了兩頂棉帳篷,還說要給我們建24間板房。”校長降巴貢布說,“帳篷下午就送來了,他說板房3天內就能送來、修好,12月1號娃娃們就能複課。”八美鎮中心校調來6萬瓶礦泉水拍下八美湛藍的天空
  敲定了色卡鄉的帳篷和板房,袁雅遜在半小時內趕到有800多名學生的八美鎮中心校。震後該校水源受到污染,學生們面臨沒水喝的困境。這一站,袁雅遜為學校協調了6萬瓶礦泉水。
  “我們是第一次見,覺得他很和氣。”記者回訪時,支教老師扎噶說,當天是他接待的袁雅遜一行。“他一直在操場上打電話給我們調水,給對方說今天下午一定要送來。前後一共只獃了不到半個小時。”站在操場上,袁雅遜舉起手機對著學校實驗樓上方的天空,將八美震後的藍天定格在了他的微信朋友圈,這是他發的最後一條微信朋友圈。協德鄉中心校查災50分鐘協調多劃撥5個板房
  中午12點,協德鄉中心校校長邱澤永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袁雅遜。“他一來,先跟我打了個招呼,然後就開始繞著學校走,看裂縫,看受災情況。接著就開始談板房的事情。”時隔一日,記者找到邱澤永時,他承認對這個到處查看學校情況的年輕幹部印象不深。但他記得,最初確定下來劃撥協德鄉中心校的板房是6個,但是學校共有303名學生。“他答應再幫忙協調。走了沒多久,他給我打了一個電話,板房申請數多了5個。”而此時,袁雅遜正在趕往龍燈鄉小學的路上。龍燈鄉小學敲定板房建設任務總面積1680平方米
  跟隨袁雅遜的行走線路,記者追尋到了44公裡外的龍燈鄉小學。
  記者瞭解到,袁雅遜在龍燈鄉小學獃了約1個小時,和學校負責人初步商定了板房的建設任務,總面積達1680平方米。此時已經是下午2點30分。他當天的行程已超過200公里,下一站是他終未完成的目的地——60多公裡外的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。事發地:距離塔公10公里接到好友蒲巴甲電話通話中車禍發生
  27日3點左右,記者根據袁雅遜的行走線路,來到了距離塔公10公里左右的車禍地點。
  在象鼻山一段下坡路的轉彎處,記者看到道路圍欄已經被撞斷,完全扭曲變形,路面上還殘留著剎車的痕跡。就在這裡,袁雅遜接到了好朋友蒲巴甲(藏族演員、歌手)的電話,這是他生前收到的最後一個問候。
  蒲巴甲和袁雅遜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,26日晚,得知袁雅遜離世的消息後,蒲巴甲連續發了兩條微博。他稱,在26日事發當天下午4點左右,他打了電話給袁雅遜,說了幾句後通話突然中斷。“我問他和家人都好吧,他說都安全,然後沒說兩句話就突然斷線了。再打過去就不通了。估計我是他離開人世前最後一個和他通話的人。唯一的安慰是讓他在離世前感受到了兄弟的在乎。”
  八美鎮中心校的支教老師扎噶在袁雅遜出事後不久得到了消息。“八美鎮離他出事的地方最近,我們馬上就趕過去了。”扎噶等人趕到事發地時,袁雅遜還有微弱的呼吸,後來就不行了。“我們都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,不久前他還在跟我們說話,笑嘻嘻的!”說到這裡,幾個年輕的小伙子突然沉默了。木雅祖慶學校板房裡傳出讀書聲生前囑咐的棉衣已送到
  假如沒有這場意外,袁雅遜會很快到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。這段未完成的路,記者替他走完。
  出事前,袁雅遜一直掛念著木雅祖慶學校學生們的複課時間及上課地點。27日下午,在學校的空地上,記者看到10個板房已經搭建完成。此前轉移走的237名初三學生,又回到了學校里,在板房內全面複課。同時,施工人員也在加緊架設電線等設施。木雅祖慶學校的老師說,黑板和教具都在送來的路上,當天該校還將搭建完成6個板房。
  出事前10分鐘,袁雅遜打電話給同事陳琳娜,詢問捐贈給木雅祖慶學校的1000件棉衣什麼時候能夠運到。記者瞭解到,目前這批棉衣已經送到了木雅祖慶學校。
  27日下午3點,一堂語文課正在木雅祖慶學校初三(5)班進行。板房裡傳出朗朗的讀書聲,充滿了朝氣和生機。
  木雅祖慶學校,本是袁雅遜26日行程的最後一站,如果時間充裕,他或許會在窗戶外看看孩子們上課的情形。但現實是,他只能靜靜地躺在70多公裡外的三江蔚城,永遠地離開了。
  雅遜,孩子們的讀書聲,你聽到了嗎?哀悼/
  追授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骨灰葬丹巴家鄉
  14年的工作生涯中,袁雅遜曾任共青團康定縣委書記,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等職務。2008年獲得團中央“培養計劃”先進個人。2010年獲得四川省災後恢復重建先進個人稱號。
  27日上午,甘孜州十屆州委常委會2014年第十二次會議開始前,參與會議人員起立默哀3分鐘,深切哀悼地震中因公殉職的袁雅遜和其他5名遇難者。常委會通過的第一項議程,就是州委追授袁雅遜為全州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。
  袁雅遜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2月1日早晨7時在康定縣殯儀館舉行。“他的骨灰,我會帶回他從小生長、學習的老家丹巴,讓他落葉歸根。”袁洪清說。  (原標題:去了4所學校 行程200多公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23himh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